•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其他

载体(Vector)的概念/功能/分类-表达载体与克隆载体的区别

1. 载体(Vector)的概念

把一个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到生物细胞(受体细胞),需要运载工具(交通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这种运载工具就叫做载体(vector)。基因工程上所用的载体是一类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其中的一段DNA被切除而不影响其复制,可用以置换或插入外源(目的) DNA而将目的DNA带入宿主细胞。常用的载体有质粒(plasmids)、噬菌体(phage)、病毒(virus)等。

载体的功能及特征 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 运送外源基因高效转入受体细胞
  • 为外源基因提供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
  • 为外源基因的扩增或表达提供必要的条件
  • 具有针对受体细胞的亲缘性或亲和性(可转移性)
  • 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
  • 具有较高的外源DNA的载装能力
  • 具有多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
  • 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

载体按功能可分成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2.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克隆载体大多是高拷贝的载体,一般是原核细菌,将需要克隆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质粒相连接,再导入原核细菌内,质粒会在原核细菌内大量复制,形成大量的基因克隆,被克隆的基因不一定会表达,但一定被大量复制。克隆载体只是为了保存基因片段,这样细胞内不会有很多表达的蛋白质而影响别的工作。 其中,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进而翻译成多肽链而设计的克隆载体又称表达载体。是否含有表达系统元件,即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克隆位点--转录终止信号,这是用来区别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标志。

分类 基本性质 基本特征(或载体的构建) 原理机制 常用的载体
克隆载体 质粒载体 质粒能利用寄主细胞的DNA复制系统进行自主复制;不相容性;可转移性(基因工程中采用非接合性质粒) (1)具有合适的复制起始位点(ORI (2)具有合适的选择性标记基因 (3)若干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位点 (4)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当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进入受体菌后,受体菌才能生长。不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不能在含有抗菌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中生长。 pSC101 ColE1 pBR322 pUC18 pUC19 TA载体
噬菌体载体λ噬菌体其DNA两端的5′末端各带有12个碱基的互补单链,即cos位点。有可替代区,即非必需区。用外源DNA片段替代这个区域,不会影响噬菌体颗粒的形成。(1)基因组大小;去除非必需区,建立外源DNA片段的克隆或替换位点(2)在DNA的非必需区插入选择标记:lacZ 基因;基因 cⅠ 失活(cI基因:溶源过程控制基因);Spi 筛选(野生型 λ 噬菌体在带有 P2 原噬菌体的溶源性 E.coli 中 的生长会受到限制的表型,称作 Spi+ ,即对 P2 噬菌体的干扰敏感)1) 通过裂解过程增殖载体2)载体与外源DNA的酶切3) 外源DNA与载体的连接4)重组噬菌体的体外包装5) 包装噬菌体颗粒的感染6)筛选插入式载体 置换型载体
M13噬菌体载体M13 噬菌体的基因组为单链 DNA。噬菌体颗粒的大小受其DNA端点制约的,不存在包装限制。只感染雄性大肠杆菌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region, IG区) 基因II与基因IV之间存在一段507bp的基因间隔区,内含有复制起始位点,是实施改造、构建人工载体的重点区域。② IG区内只有一个 Bsu I 切点。(2)加入酶切位点,在IG区内加入单一内切酶位点。M13mp1 在IG区内插入一个大肠杆菌的LacZ’(-肽序列)。使克隆的DNA片段以特定单链的形式输出受体细胞外,M13重组分子筛选简便,被M13噬菌体感染的受体细胞生长缓慢,形成混浊斑,易于辨认挑选。而且重组分子越大,混浊斑的混浊度亦越大 但M13-DNA载体的最大缺陷是装载量小,只有1.5 kb1、以(+)链DNA为摸板,合成互补(-)链,该双链称复制型DNA(RFDNA)。 2、RFDNA在宿主细胞内能快速增殖,可增加到每个细胞约200个拷贝。 3、单链特异的DNA结合蛋白结合在(+)链上,从而阻断了其互补链,即(-)链的合成,这样,细胞就会不断的合成(+)链DNA 游离出来的(+)链DNA先与基因V的编码产物形成特异的DNA-蛋白质复合物,然后转移到寄主细胞膜,同时基因V的蛋白质从(+)DNA链上脱落下来,余下的M13(+)链DNA则是从其感染的寄主细胞的细胞膜溢出的过程中,被外壳蛋白包装成病毒颗粒的。M13mpn n代表系列数字②对M13mp1的改进加上常用的酶切位点。 M13mp2: LacZ’ 5’端的第13个核苷酸G突变成A,产生了一个EcoR I切点
噬菌体-质粒杂合载体黏粒载体考斯质粒是一类人工构建的含有λ-DNA cos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的特殊类型载体。能像 -DNA那样进行体外包装,并高效转染受体细胞;能像质粒那样在受体细胞中自主复制具有较高容量的克隆能力:45kb;具有与同源性序列的质粒进行重组的能力粘粒(cosmid)是带有 cos 序列的质粒。 cos 序列是 噬菌体 DNA 中将 DNA 包装到噬菌体颗粒中所需的 DNA 序列。黏粒的组成包括质粒复制起点(colE1),抗性标记(ampr), cos 位点,因而能象质粒一样转化和增殖。克隆的最大 DNA 片段可达 45kb 。有的粘粒载体含有两个 cos 位点,在某种程度上可提高使用效率。设计构建的柯斯质粒一般长4~6kb。其上的cos位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识别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凡具有cos位点的任何DNA分子只要在长度相当于噬菌体基因组,就可以同外壳蛋白结合而被包装成类似噬菌体λ的颗粒。因此,插入柯斯质粒的外源DNA可大于40kb。重组的柯斯质粒可象噬菌体λ一样感染大肠杆菌,并在细菌细胞中复制。
噬菌粒载体能像质粒那样在受体细胞中自主复制能像M13-DNA那样体外包装,并高效转染受体细胞 装载量比常规的M13mp系列要大很多(10 kb通过克隆双链DNA能获得同等长度的单一单链DNA 重组操作简便,筛选容易噬菌粒载体综合了质粒载体和M13噬菌体载体优点,含有ColEl复制起始位点、抗生素抗性选择标记和丝状体噬菌体DNA间隔区(含有噬菌体DNA复制起始、终止以及噬菌体颗粒形态发生所必需的全部顺式作用元件) 它具有质粒的复制起点、选择性标记、多克隆位点等,方便DNA的操作,可在细胞内稳定存在;又具有单链噬菌体的复制起点,在辅助噬菌体的存在下,可进行噬菌体的繁殖,产生单链的子代噬菌体1.具有较小分子量基因组DNA,可克隆10kb的外源DNA片段,并易于进行分离与操作; 2.编码一个ampr基因作为选择记号,便于转化子的选择; 3.拷贝数含量高 4.存在着一个多克隆位点区,因此多种不同类型的外源DNA片段,不经修饰便可直接插入到载体分子上; 5.多克隆位点区阻断了大肠杆菌lacZ基因的5’-端编码区,可按照IPTG显色反应试验筛选 6.lacZ基因是置于lac启动子的控制之下,插入的外源基因便会以融合蛋白质的形式表达; 7.含有质粒的复制起点,可复制形成大量的双链DNA分子 8.带有一个M13噬菌体的复制起点,在有辅助噬菌体感染的寄主细胞中,可以合成出单DNA拷贝,并包装成噬菌体颗分泌到培养基中; 在pUC118和pUC119这两个载体中,多克隆位点区的核苷酸序列取向是彼此相反的,于是它们当中的一个可转录克隆基因的正链DNA,另一个则可转录出负链DNApUC118和pUC119

3.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s)

表达载体是在克隆载体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增加表达元件(如启动子、RBS、终止子等),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的载体。如表达载体pKK223-3是一个具有典型表达结构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其基本骨架为来自pBR322和pUC的质粒复制起点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表达元件中,有一个杂合tac强启动子和终止子,在启动子下游有RBS位点,其后的多克隆位点可装载目标基因。

分类 结构组成及表达元件 特点或优点 备注
质粒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 启动子转录终止子(防止克隆的外源基因表达干扰载体的稳定性)核糖体结合位点 表达方式有: 组成型表达 诱导型表达 融合型表达 分泌型表达 启动子类型:根据作用方式及功能分类 ①组成型启动子 ②组织特异启动子 ③诱导型启动子
酵母表达载体来自pBR322基本骨架 含有该质粒复制起始位点(ori),lacZ基因、bla或ampr、tetr等基因。含有URA3、HIS3、LEU2、TRPl、LYS2与特定的宿主营养缺陷突变体互补筛选或利用zeocin、basticidin(杀稻瘟菌素)的抗性基因筛选。启动子有GAP、AOXl、AUGl和GAL1等。 GAP是组成型启动子。其余是诱导型启动子。酵母表达载体多为穿梭载体:既可以在大肠杆菌中繁殖,获得足够的载体DNA进行体外操作,又可以在酵母中复制、表达和选择。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于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C端或N端插入了1个6×His标签,或在5’端插入了α-因子作为分泌信号由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存在糖基化、酰基化等翻译后修饰反应机制的差异,真核基因的原核表达难以获得有活性的蛋白。酵母成为真核表达的首选系统。
Ti质粒表达载体一元载体 一元载体就是含目的基因的中间表达载体与改造后的受体(Ti质粒)通过同源重组所产生的一种复合型载体,也称为共整合载体。由于该载体的T-DNA区与Vir区紧密连锁,也称为顺式载体(cis-vector)Ti质粒是根癌农杆菌中发现的可引发植物产生冠瘿瘤的质粒。根据冠瘿瘤合成的冠瘿碱种类,Ti质粒可分为章鱼碱、农杆碱、农杆菌素和琥珀碱4种不同类型Ti质粒可分为T-DNA、Vir、Con和Ori 4个功能区。 T-DNA区:是Ti质粒中能转移到植物细胞内的区域。 Vir区:位于T-DNA区的上游,其表达产物可激活T-DNA向植物细胞的转移,这一个区域也称为致病区。 Con区:该区含有与农杆菌之间接合转移有关的基因(tra),这些基因受宿主细胞合成的冠瘿碱激活,使Ti质粒在细菌之间转移。 Ori区:调控Ti质粒的自我复制,为复制起始区构建的基本原理: 引入分子质量较小的中间载体,将欲转化的目的基因及抗性标记基因构建到中间载体上。 将Ti质粒上T-DNA的致瘤基因全部去掉,仅保留其两边界及与T-DNA转移所必需的25个碱基序列,构建成所谓卸甲载体。在卸甲载体的T-DNA区被删除致瘤基因位点插入中间载体同源的质粒序列,将中间载体转入含有卸甲载体的根癌农杆菌中,构建在中间载体上目的基因可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卸甲载体Ti质粒的T-DNA区,并与卸甲载体Ti质粒一起复制。
二元载体 双元表达载体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卸甲Ti质粒,这类Ti质粒由于缺失了T-DNA 区域,完全丧失了致瘤作用,主要是提供Vir基因功能,激活处于反式位置上的T-DNA的转移。另一部份是微型Ti质粒,它在T-DNA左右边界序列之间提供植株选择标记如NPTII基因以及Lac Z基因等。 双元载体系统的构建的原理是Ti质粒上的Vir基因可以反式激活T-DNA 的转移。 与共整合载体所不同的是,它不依赖两个质粒之间的同源序列,不需要共整合过程就能在农杆菌内独立复制 双元表达载体构件方便,转化效率高于一元载体。
病毒表达载体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基本元件: (1)启动子:多个启动子同时表达多个外源基因。(2)poly A加尾信号: (3)同源重组序列。 (4)穿梭载体必需元件。除带有病毒自身的复制起始位点外,还带有pUC质粒的复制子及以ampr,可以在细菌内进行扩增。(5)筛选标记。①重组蛋白具有完整的生物学功能:接近天然蛋白。②能进行翻译后的加工修饰:研究糖基化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影响方面的理想模型。③表达水平高:最高可使目的蛋白的量达到细胞总蛋白的50%。④能容纳大分子的插入片段:上限未知。⑤能同时表达多个基因:在同一细胞内同时表达多个基因。⑥能表达基因组DNA: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具有剪切的功能。⑦对重组蛋白进行定位的功能:如将核蛋白转送到细胞核上,膜蛋白则定位在膜上,分泌蛋白则可分泌到细胞外等。杆状病毒科病毒,杆状病毒颗粒,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专一性感染无脊椎动物 将外源基因先克隆到转移载体上,再与病毒基因组共同转染细胞,通过细胞内的同源重组获得带有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的策略。
腺病毒载体腺病毒DNA末端结构突出特点 1)带有100bp反向的末端重复序列(ITR),而且在每一条单链的5’-末端还共价地连接着末端结合蛋白,对病毒的复制有重要作用。 当它从病毒颗粒中分离出来之时,便会自发地环化起来,尔后许多环形分子又聚合成多聚体腺病毒载体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基因载体,也是唯一基因药物的载体双链DNA的分子大小约为36kb. 可应用于1.基因治疗2.表达真核基因3.研制疫苗首先构建一个含多克隆位点和筛选标志的转移质粒,该质粒含有病毒基因组某段早期序列;然后将一个含有启动子一外源基因-poly A的表达盒插入到上述质粒中腺病毒E1、E3或E4至右侧的ITR区之间,构建成载有外源基因的穿梭质粒。
反转录病毒载体泡沫病毒类从5’端开始依次是:①5’长末端重复序列(5’-LTR),带有增强子和启动子序列;②psi序列,又称ψ序列,是病毒包装所必须的信号序列;③gag,编码病毒衣壳蛋白;④pol,编码反转录酶和整合酶(Int);⑤env,编码病毒颗粒外层包装蛋白;⑥3’长末端重复序列(3’-LTR),带有poly A加尾信号序列。 一类含单链RNA的动物病毒。它的基因组含有2条相同的正链RNA分子,包装成二倍体病毒颗粒。(1)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转录病毒的肿瘤基因(onc)都能够在正常的细胞中转录。 2)反转录病毒的寄主范围相当广,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3)反转录病毒具有强启动子,外源基因可得到有效表达。4)反转录病毒不但感染效率高,而且不招致寄主细胞的死亡 载体的构建: 分离原病毒DNA→删去部分序列→组入选择性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和调控元件→克隆到含有大肠杆菌复制起始位点的克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获得反转录病毒克隆载体→ 辅助细胞系(包装细胞系) →扩增
慢病毒类致癌病毒类
SV40病毒型转化载体根据SV40 DNA进入敏感动物细胞的转录方向,分为早期转录区和晚期转录区。 早期转录区包括与病毒感染相关的t抗原基因(small T-antigen)和T抗原基因(large T-antigen)等;含有BamHI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位点;晚期转录区包括与病毒壳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含有EcoRi等限制性内切核 酸酶识别位点。①含有能够被真核细胞识别的有效的启动子。②有许多种动物病毒,在其感染周期中都能够持续地复制,使其基因组拷贝数达到相当高的水平。③有些动物病毒具有控制自己复制的顺式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④有些动物病毒,在它们的复制过程中能高效稳定地整合到寄主核基因组上。⑤病毒的外壳蛋白质能够识别细胞接受器。用病毒外壳蛋白质包装重组质粒DNA形成的假病毒颗粒,即构成了一种高效的转化体系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 SV40)基因组是一种环形双链的DNA,其大小仅有5243bp,很适于基因操作。导致人体癌变的可能性极低,对人体是安全的。一些质粒型表达载体带有来自SV40DNA的个别调控区,位于病毒的早期与晚期转录单位之间,包括1、DNA复制起始位点2、早期与晚期mRNA转录的起始位点3、能激活复制起始位点并可自动调节早期转录的T抗原结合位点4、可被细胞转录因子识别的一般由3个G/C丰富的21bp同向复制区组成的序列5、组成SV40早期增强子的2段72bp同向重复序列。
大片段表达载体 TAC-可转移人工载体 结合了PAC和双元载体的优点:1、具有多克隆位点,2、具有P1复制子和RI质粒复制子能在大肠杆菌和农杆菌中以单拷贝的形式穿梭复制。3、其T-DNA 右边界处插入了植物选择标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 )和Pnos 启动子。4、在TAC 载体中重组筛选标记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sacB 基因 应用TAC载体在获得目的克隆后可不必进行烦琐的亚克隆,而可直接进行植物转化并开展功能互补分析,可大大促进功能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TAC 载体具有克隆大片段DNA 和借助于农杆菌直接转化植物的功能。TAC还具有以下优越性:①可通过农杆菌介导直接进行基因功能互补实验。TAC 载体中具有P1 裂解子,可以在IPTG 的诱导下产生5-20个拷贝,提高了质粒产量。
MAC-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 外源DNA片段的容量大;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不会破坏宿主基因组的结合和功能,可以稳定地存在;较少发生基因沉默现象 MAC构建的理论基础在于将哺乳动物染色体复制起始位点序列、端粒和着丝点分离出来,然后和一些载体元件组合构成人工染色体,可以将外源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引入哺乳动物。它与宿主细胞内的染色体一样稳定,但并不整合人宿主基因组。

相关文章